2015年 11月19日 星期四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我是好牧人,我認識我的羊。

    —約翰福音10:14

簡體

「氣候變遷與斯土斯民」專題:棄絕貪婪使人和睦──專訪游進裕博士(下)

圖,鰲鼓溼地園區設立範圍 圖,鰲鼓溼地園區設立範圍

◎文/本報記者尹箴  圖/受訪者提供
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農業工程研究所水土資源組博士、現任台灣水利環境科際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研究員游進裕,針對「氣候變遷」議題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,鰲鼓濕地整治工作的確切位置在北港溪出口,就是雲林與嘉義的分界,靠近本島最近的離岸沙洲的外傘頂洲。二、三百年前,北港溪以南是一大片溪湖,當年鄭芝龍就從這裡登陸台灣,二、三百年後,泥土把溪湖填成半陸地半海邊的狀況。
■五○年代政府著手整治西海岸
民國五十年左右,政府因應國家需要,擬闢數個海埔新生地。經過研究選擇,著手西海岸的整治,選定一個範圍約一千多公頃的土地,填土到約一米半的高度,比陸地略高一些,計畫從事農耕,並選定當時公認最有經濟效益的甘蔗,委由台糖開發。據了解,台糖十幾年間,投資數以億元處理斯土。
同一時期,土地周邊私有地的地主則因生存不易而興建漁塭,水源取自於地下水,十多年過去,抽取的地下水造成區域性的地層下陷,其高度正好就是填土的高度,換言之,填土等於白填。
民國七十年左右,一個著名的颱風侵襲,把當初所築的海堤打出缺口,海水倒灌,淹沒所有人為的努力。這時,人們才警覺到這塊地不因填土而與海的高度有所改變。後來堤岸雖然修好,土地卻仍泡在鹹水中,但也有存留一些地勢較高的陸地,於是當地保育派和開發派人士不斷爭吵是否應持續土地開發。
游進裕博士二○○三年受邀進入後才了解這個問題,而雙方各持己見,爭鬧竟已僵持二十多年。
■鰲鼓濕地生態規劃
當游博士帶著「使人和睦」的異象,受邀到當地,卻發現能做的實在有限,但經調查也發現,不同地方可有不同的經營方法;整理研究後認為,部分土地可讓神介入,不再有人為努力,讓大自然演變,產生超乎想像的美好;但也有較多百姓聚集之處,須考慮如何轉變當地人的行為與生產模式,以便與周邊對稱,甚至考慮能否帶入新產業,例如:觀光。
當游博士逐步與當地人建立互信與溝通後,大家都相信這願景是有可能實現的,所以爭論漸消,百姓願共同支持游博士的建議,一手做保育,一手持續開發,使雙方互助共存。
另一方面政府也接受游博士的建議並通過立法,讓部分地區成立動物保護區以及免費觀光旅遊區。據悉,單是去(二○一三)年不做任何投資,就有十多萬人慕名觀光。
此外,游博士也建議當地漁產改用新的生態養殖法取代抽取地下水,這種新的方式與盼望使人心逐漸回轉,導向永續生存的發展與盼望,朝「下雨不怕淹水,晴天不會缺水」的目標努力中。
■氣候變遷議題的興起
「氣候變遷」是一九九○年代末期談論的議題。台灣屢次面臨天災威脅,包括賀伯颱風雨量驚人,九二一地震嚴重災情,納莉和桃芝二颱引發山洪與土石流災情等層出不窮的問題,尤其是納莉對北縣市造成的災難極為罕見,人們都納悶為什麼雨量一直破紀錄。
這時,氣候變遷的說法因應而生,一開始被人質疑,但接下來出現的天災次次破紀錄,一次颱風破百年洪水紀錄,隔年又破二百年紀錄,再破四百年紀錄,讓人無所適從。於是專家明確體認到本島周邊環境氣候已改變,未來挑戰勢必更加嚴峻,此時歐美也相繼遇到類似災害,使氣候變遷成為顯學。
於是專家開始檢視台灣的脆弱點地區,並加以分類,其中西海岸被指名為嚴重的脆弱區,這裡有數百萬人口,逢災必淹,每次撤離對人民國家都是重大損傷,為保障百姓在土地上生存、生活和生產,專家於是思考因應之道。
傳統思維是繼續投資,興建堤防,固守城池等,禦敵於圍牆之外。然而,這些方法在地層下陷區全然無效,因為建築的城池會像鰲鼓濕地一般,填土一米多,地層下陷也一米多全部抵銷,換言之,傳統思維無用武之地,須賴創新思維來解決。
■信任是解決問題的基礎
過去,創新思維在台灣不受重視,如今面對問題要想一套不一樣的解決之道相當有挑戰性,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在於「不信任」,特別是對專業、政治、人際相處的不信任,對專家和政界開出的承諾抱持極大質疑,如此想要改變極為不易。游博士體認到治水的核心問題在於「人心貪婪」,而人心的改變與重建則須回到彼此互信的基礎。
面對這個關鍵,游博士想起教會對基督徒專家長期的栽培訓練,成長磨塑,讓他們在基督裡建立信心,於是帶著這種洞見和經歷神的信心與當地人接觸,讓人從他們身上看見言而有信,做事踏實的榜樣而開始對他們產生一點點信心,再從信任中彼此欣賞、尊榮、幫助、提攜,才能接受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改變,建構人與人合作的成果;這點點滴滴的累積,人們所見的都只是浮出水面的標記而已,隱藏在底下不斷蘊釀的,則是過去從信仰和生命中打下的堅實基礎。(全文完)

最後修改於 2014-11-12, 週三 15:21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