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 11月19日 星期四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,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;我在哪裡,叫你們也在那裡。

    —約翰福音14章3節

簡體

上帝也哀傷

◎陳如玉/宣教士、心理諮詢師
在我所輔導的個案之一,她的生命中曾經歷過兩段失落。開始幾次的協談中,她談的是兩年前先生因病過世後,自己獨自面對生活經濟的壓力,及教養兒女的挑戰和辛苦。但這天,她談到了媽媽的過世,也分享到母親的離世如何改變了她和手足之間的互動。
接著她說到當時教會弟兄姊妹對她的安慰。有人說:「你要感謝主!因為妳媽媽已經回天家與主同在了!」然而,她卻聲淚俱下:「我已經沒有媽媽了,他們為什麼還要這樣說?」
我感受到她在失去親人的傷痛中,無法回應的怒氣,因為友人這樣的安慰方式是沒有人可以用言語反對的。
我心中立刻浮現,當天家父過世後,在醫院太平間的情景。教會的姊妹聞訊趕來,我一見到她,不由地悲從中來,但她很快地安慰我:「不要哭!妳要知道爸爸現在已經在天家了!」
我感到一陣撞擊,心中的悲傷霎時似乎被堵住了,我不知道該繼續哭泣,讓失去爸爸的悲傷自然流露?還是我該很有信心地接受這樣「不違背聖經」的屬靈安慰?
我感到有些羞愧,因為我表現得好像不是「屬靈人」,失去了該有的剛強和對上帝的信心,我也感到莫名的憤怒,因為我哀傷的本能需要和權利被人否定了!
混亂中,我很快意識到這是我們面對失落哀傷的一般反應。它反映了我們對死亡和傷働很深的壓抑態度,無論是表現在我們的信仰或文化的層面裏。
面對喪親而哀慟的人們,許多人認為「節哀順變」才是豁達、「回到天家」是上好福份,這是我們當下最直接,也是唯一可以給予的「善意」反應,因為死亡是人生的必然,人人都應該能「泰然處之」。
然而,面對「眼淚」是令人不安的,更因著傷心的人不會拒絕「鼓勵性的安慰」,卻未知這樣的安慰可能讓哀傷者承受了傷害,阻斷了經歷哀傷後的復原之路。
我想起耶穌的眼淚(約十一33-36)。「耶穌看見她哭,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,就心裡悲歎,又甚憂愁,便說: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裡?他們回答說:請主來看。耶穌哭了。猶太人就說: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。」
當他刻意耽延二日之後,來到拉撒路的墳前時,人子哭了!旁邊的人看見耶穌哭了,說:「他多麼愛這個人啊!」面對拉撒路的死,耶穌心裏激動,難過起來,他的眼淚表達了對拉撒路的愛。可見面對所愛的人的死亡,耶穌是個擁有情緒的完全人,這時他顯現了神子道成肉身在人性面的真實和真確性。
耶穌哭了!祂的眼淚為失落傷働的人提供了一個典範,讓哀傷可以從人性的需要面給予一個合乎情理的空間。因此,面對哀傷,也許此刻最好的安慰是無語的同在,是安靜的陪伴,也是真誠的聆聽,更是自在地允許悲傷的人哀哭吧!
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