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 03月17日 星期二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 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,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,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。

    —彼得後書1:8

     

簡體

靈性關顧訓練 陪伴重症與安寧病患

◎文/記者商可瑩採訪
長期致力於回應靈性關懷的需要,並提供專業課程裝備靈性關懷師的「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」,於元月九至十日舉辦「重症與安寧病患─靈性關懷訓練課程」,透過靈性關懷的五個面向、三階段,邀請多位各領域的博士、教牧者進行專講、探討。
尊重生命獨特性 進行靈性評估
曾任嘉基院牧部主任、現任台南加利利希望之家院長的陳今在牧師,針對《第一面向:生命的價值與意義》主講時,提出「評估靈性需求」的重要性,不只是評估病患,也需評估自己,特別需注意自己「當病患面對醫療人員的醫療評估後,必需面對死亡時,自己的態度為何?是否也處於恐懼?沮喪或無助…等。」其次,針對病患的評估,他認為每一個人的靈性需求與困擾皆不同,如何從個人的特質、不同狀態中探索其靈性需要,必須運用智慧的技巧與方法。
處理病患特殊的心理困擾時,關懷師應該警覺病患的心靈狀態,並以溫和的態度創造機會,讓病人能進一步與關懷師進行對談。曾任加拿大、美國的醫院駐院院牧陳今在牧師提醒,病患在病痛中面臨許多問題與困難,可能會產生自憐、憤怒與沮喪。身為關懷師,必須鼓勵病患將情緒、感受表達出來,才能進行評估、討論與處理。他強調,壓抑或否認憤怒對身心無益,關懷師應尋求信仰的資源鼓勵病患面對憤怒,瞭解並承認其真實存在,「應尋求解決,而非受其轄制。」
愛中支取力量 經歷愛的關係
講述《第二面向:感受愛與被愛》的台灣神學院專任助理教授胡瑞芝博士,舉出「猴子救魚」的故事為例,解釋每個人所需要的幫助和感受愛的方式皆不同。她針對靈性關懷的面向,提出三階段的思考:第一階段─發現及承認問題:愛與被愛。第二階段─深入探討及分析原因:愛的分析;第三階段─面對處理或宣告:愛的協助。
胡博士認為,在愛的關係中不僅要從「十字架的愛」支取,造物主更創造了團契的關係,透過朋友、家人的表達經歷「愛的關係」。她勉勵靈性關懷師不僅要向病患表達愛,自身更需在愛的關係中健康成長,才能成為有效的幫助者。
現任馬偕紀念醫院的社工師張嘉芳則強調,靈性照顧中存在太多無解的問題,然而在與病患的關係建立過程中,更需敏銳察覺「並非每位病患皆願意專業人員涉入內心世界」,某些病患只希望與照顧者維持專業上的關係,因此臨床上,安寧療護團隊成員在收集病史時,可製造溫暖、輕鬆且信任的氣氛,切勿單刀直入詢問關乎個人隱私之問題。
建立信任關係 陪伴走過憂傷路
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李岳庭博士談到「伴你走過憂傷路─悲傷輔導」主題時提出,陪伴者投入照顧病患前,需在多方面進行預備,包含與病患、家屬建立友善的信任關係;擁有面對病患高張抗拒情緒的能力;尊重病患的隱私;建議與引導,而非指導;放手說再見…等。
李博士強調,在悲傷輔導的過程中,唯有陪伴者照顧到自己的失落,方有足夠力量靠近悲傷者,照顧其難處,以致能用不同的態度面對臨終前最後一段路程。
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