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 02月17日 星期一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人為朋友捨命,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。

    —約翰福音15章13節

簡體

真認識耶穌 擁有健康信仰

圖,林稚雯攝 圖,林稚雯攝

 【記者林稚雯台北報導】為了幫助信徒們對福音的內涵有正確認識,也得著恰當的傳福音方法和心態,讓生命得著更多造就,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「一領一.新倍加」宣教運動推動中心特邀德國海德堡大學新約神學與釋義學教授葛德‧泰森博士(Prof.Dr. Gerd Thei?en)來台,以「從耶穌與保羅激發福音榮譽感與責任感」為題舉行系列講座。
 九月廿九日晚間,在馬偕醫院台北分院開始首場講座。講題為:「歷史耶穌,現代門徒—今天的耶穌形像是如何形成與轉變的?」探討耶穌在世上的足跡與樣貌,期許讓人更認識耶穌,與神加倍親密。
 泰森博士於引言時提出,信仰是要和耶穌建立終身的關係,惟有瞭解祂的生命經歷,才能破除盲目的跟隨,知道耶穌確有其人,祂是真正愛你,如此方能擁有健康的信仰,不致於迷失。
  有關耶穌形象的記載,多半是以文學想像與事實真相交錯呈現。過去三十年來,人們開始以歷史批判的方式,藉由科學方法,參照各類基督教文獻和典籍,來分析研究歷史上的拿撒勒人耶穌,建構出耶穌的歷史面向、政治面向、猶太面向及人性化面向。
 在歷史面向上,學者對照文獻和考古文化遺產,發現二者間有著相互吻合的事實,以此證明,耶穌並非僅出於想像的文學角色。例如馬太福音十一章7節,耶穌和施洗約翰間的對話提及蘆葦和皇宮,對比考古證據,公元十九年加利利省首都提比里亞建立時,鑄造的錢幣上,圖像即是蘆葦有關。
 在政治面向上,耶穌和施洗約翰不像許多政治人物留下了錢幣或石碑上的題字,然而在約瑟夫的《猶太古史》以及福音書中都記載了施洗約翰與希律‧安提帕之間的政治衝突,也寫到兩人間的衝突於日後逐漸轉移到耶穌身上,自此耶穌逐漸也有了政治面向的剪影。
 在猶太面向上,耶穌站在不同群體中間,既與撒都該人批評法利賽人只在口頭上遵守律法,也與法利賽人批評撒都該人否認復活,透過研究耶穌與猶太教中各群體的關係,耶穌的猶太面向便慢慢的建立起來。
 在人性化面向上,耶穌補充了關於愛上帝、愛鄰舍的雙重誡命,以及這兩種美德的宗教法則;不只是盡心、盡力而已,也應該盡意,用「理性」來愛上帝。
 此外,耶穌也將「你想要別人如何待你,你就如何待人。」的表述更尖銳化,推衍出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的說法,這些在市井中生活化的教導,讓社會邊緣人和無名小卒都能接觸靠近,不只和王公貴族交流而已,也讓人看到耶穌人性化的面貌。
  演講後,長老教會新竹中會議長王芳舟牧師回應,透過各樣的例證,讓人看見耶穌曾真實的活在世上,活在第一世紀的加利利地區,這些對於信仰的正確認識,相信絕對有助於真理磐石的立基,讓人更加認識信仰,進而也能分辨異端。

最後修改於 2013-10-04, 週五 18:27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