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 01月06日 星期三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只是我先前以為於我有益的,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。

    —腓立比書3:7

簡體

一切創造源頭是來自祂

◎莫非/資深文字工作者
羅馬書十一章36節:「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」。身為基督徒,當然知道一切創造源頭是來自神。然而,基督徒是否「真知道」呢?對造物主的創意與美感,我們到底有多少認識呢?
上帝的創造充滿藝術和美感
創世記第二章9節說:「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,可以悅人的眼目,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。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。」
創世記是聖經裡的第一本書,一開始的記載提到上帝的創造時,是先說到各樣樹「可以悅人眼目」,其後才說到「好作食物」。如此我們可以看到什麼特別之處麼?美感是在食慾之前。
此外,創世記二章10-12節中提到比遜河流過的地方有金子,還有珍珠和瑪瑙,都是一些名貴的寶石。聖經這樣記載,並非為了給後人一個藏寶圖,日後好來按圖索驥。那麼,列出這些寶石有什麼特殊意義麼?
經文中還特別說到「那地的金子是好的」。再者,所列出的名貴寶石,說實在,不像銅鐵可以在生活裡拿來作鍋盆器具。寶石在這世上的意義,就只為了裝飾,以美感著稱,沒有任何實質的功用。然而,聖經沒有指出銅鐵是好的,反而說這些寶石金子是好的。而且從創世記後面的經文裡,也可看到神所創造的地方,是人要被賦予開墾責任的園子。因此藉著人手的開墾,這些寶石會一一從地裡被發掘出來,然後,便會被用來雕琢成各種形式的鑲飾,成為美的創造一部分。
由此可見,我們的上帝是一個看重美超過功用性,也充滿藝術美感的神。而且在祂創造的美中,絕非只是靜態,或僅為賞心悅目。在祂的美裡是充滿了動感和挑戰,更有美和人相遇時所帶來的撞擊和震撼。有時祂所創造的美,甚至能帶來困惑、打破界線、瓦解觀念,以及反映上帝讓人無可言說的榮耀!
神創造的各樣美,就是要我們更認識我們的神。對一張張傳遞過來的「名片」,我們是否接下了呢?
美裡面有啟示和呼喚
教宗保羅16世曾說,有一種方式會讓你知道與美相遇了,那就是你會有種「交流的感覺」(註1)。他注意到英文Beauty 這個字,是來自希臘文 kalen,也就是呼召(call)的意思。好像在美感的經驗裡,我們會經歷到一種啟示,是在對我們個人訴說。
這也是為何,人們常常會對深深觸動他的藝術家或創作者傾心,或渴望和一個心儀的作者見面。因為感受到這創作者的作品或文字,好像說進了自己的心,在對自己說話。
我們也都有被藝術或文學作品「喚醒」的記憶。每次美的撞擊,都帶著意外的驚喜,好像喚醒我們沉睡的感覺。透過我們的靈魂窗口─五官:聽(音樂、山中的鳥叫、遠處的鼓聲)、看(風景、顏色、光影)、觸覺(硬軟、冷暖、粗糙還是細緻)、味覺(咖啡、冰淇淋、麻辣火鍋)和嗅覺(玫瑰的香味、烤麵包香味、新剪的草味)─我們真實地感覺到天地間的諸多美好與豐富。
但美喚醒的,不只是我們對生活細節上的注意,也不只是一些過去已遺忘的回憶,更不只是對自我的認識,更多的是喚醒我們的靈魂。我們常常被一些作品或藝術品中的美,喚醒沉睡中的靈魂。比如說達文西的沉靜、畢卡索的變形扭曲、Pollock的潑灑、梵谷的燃燒…是那樣深層地餵養我們想像力的飢渴。
埋藏在美裡面最深層的呼喚,則是提醒我們回頭思考我們的創造主。也可以說人類創作的產生,就是對上帝創造的回應,欲喚醒世人來認識這位創造主。
創作,是為喚醒世人認識創造主
上帝創造人類,不只賦與人們對美的欣賞力,也賦予人們對美的回應能力。這回應能力,就是人的創造力。
既然人類是按照神的形象造成,自然,人也擁有一部分祂的創意、想像力和原創能力。不論是一個想法,或一個抽象概念,或者用文字、繪畫、音樂、戲劇和建築等媒介表達,都是天生自然、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創造的回應。如此種種,皆在投射這一切創造設計的背後,有一位創造主。
這讓我們看到創作不但是被神允許,也被神重視。在創作裡表達自我,是更深、更完整地經歷身為一個「人」的豐富。動物也許可以被訓練地辨別聲音或者聞味道,或天生自然地製造複雜的蜘蛛網或蜂窩類成品,但那只停留在「工具性」的求生存。只有人類可以創作沒有什麼生活功能的藝術品。而且,還會花盡心思把作品拿去展覽、發表、出版,好和其他人類分享創作的美感。
在創作過程中,創作者其實自己也在挖掘、發現和更深入地進入創造的核心。然後再用各樣方式來「翻譯」、並傳達所發現的美和洞察。這是延續創造的一部分。因而我們也可以這樣說,基督徒創作者的呼召,就在和上帝同工。對上帝所創造的宇宙和其中所有的設計、美感和豐富,要喚起世人來注意、欣賞,並進而認識上帝。
也是作者的畢德生(Eugene Peterson)說: 「美永遠不只是我們五官感受,也是指向超越五官的記號─ 一種深刻和廣度。美裡面有經驗不可言說的更多,在那更多與超越裡,我們辨識神。藝術家若能喚醒我們已筋疲力竭的感覺,幫助我們注意到這些,就是福音的佈道家。…美永遠不『膚淺』,卻是善和真的啟示。美在我們意識裡釋放出來的光芒,讓我們能意識到神的美。」(註2)
正如畢德生所說,若是創作者可以把我們引向神,就可稱為福音佈道家了。創作者的靈感,或是「epiphanies」(頓悟),全是來自神聖的啟示,是上帝和創作者攜手一起對這個世界說話。每當創作者開始追求美的時候,也就是開啟神對人啟示管道的時候。
因此也可以如此說,創作者的呼召就在連結天上和地下。在天地間尋找各樣的接觸點,來把人類指向神聖。創作者所努力呈現的,是如何在一個缺乏恩典的大地上,還能活出恩典的人生。用各樣形象和角度,來呈現一個完整的天堂投影。
註1:Barbara Nicolosi, The Artist, Ed. By W. David Taylor, For the Beauty of the Church, (Bakers: Grand Rapids, MI 2010) p.108.
註2:Eugene Peterson, Leap Over a Wall (New York: HarperCollins, 1997), p.86.
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