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 04月18日 星期六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,因此我們呼叫:「阿爸,父!」

    —羅馬書8:15

簡體

「氣候變遷與斯土斯民」專題:回復神人土地的盟約關係──喬美倫老師專訪(上)

圖,受訪者提供 圖,受訪者提供

◎文/本報記者尹箴  圖/受訪者提供
靈糧神學院喬美倫老師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,論到人與土地的關係,必須回到創世記來探討。


■盟約關係是三方關係
喬老師指出,從盟約角度來看,神先創造大地再創造人,讓人可以在大地上生存,因此創造之初就已存在著三方盟約關係,是指創造的神,受造的人與受造的大地等三方。
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時就是一例,因為立約過程神談到土地;神與以色列人立約時同樣談到土地,而且說那是「應許之地」,並教導子民如何與土地相處。那時,神創造了一個人與土地的友善關係。
所謂「友善關係」是指大地在神賜福下,無論天上的飛鳥,海裡的魚,地上的作物都要多多滋生,以供養人的需要;而人在神的賜福下生養眾多,並且好好照管大地,這是人的責任,此即彼此互相供應、扶持、照顧、有益的友善關係。
■友善關係包含在「約」中
神渴望人與大地有美好的共處關係,因而立下人照管大地的基本次序、法則。例如:神造地球時,讓地球與太陽和月亮有互動關係,是空間關係,地球對太陽的自轉,產生日夜的時間關係,藉空間轉動設定時間刻度,等於定了一個律,讓人只能在白天工作,夜晚必須休息,此律不但適用於人類,也適用於大地。
祂要求人,不可過度勞動,更不得過度使用土地或開發資源,這白天工作,晚上休息的規定,同樣也適用於各種牲畜。
此外,太陽、地球和月亮還有另一層關係,地球不但自轉也公轉,公轉一圈就是一年,在這個次序中出現了季節,也是用來規範人與土地的關係,即所謂「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」。
人不能要求土地四時為人類效力,但今人多不作如是想,催逼土地不但生產作物,還要二作、三作,如此經營,破壞次序,資源耗損。可見神創造之初已設立人與土地的友善關係,人雖有權柄管理土地,但須照神的法則來管理。亞當順服神的心意管理伊甸園,修理園子,甚至後來生養眾多,遍滿全地時,都還是照著上帝的法則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
「週」的概念,也包含一個「守安息日」的法則在內。第七日的休息包括人、土地、牛驢等什麼工也不可做,所謂的「安息神學」就是工作神學,教導人如何工作,如何安息。當大地蒙神賜福、得安息、受保護,就正常供應人類所需。在這種正確的、既定的、持續的「約」的關係,神把一個友好的互動放在大地和人類中,無怪乎神在創造之後都說好、甚好。
■人類犯罪破壞盟約
喬美倫老師說,不論什麼時代,人類對土地都有責任。土地出問題就一定是人的責任,當人犯罪墮落後,盟約關係也隨之破壞,友善關係蕩然無存。亞當犯罪後,除與神的關係出問題外,與土地關係同樣出問題,創世記中提到,亞當吃了善惡樹的果子後,大地就悖逆亞當,長出荊棘和蒺藜。
事實上,人墮落後就落入恐懼中,害怕不足和缺乏,這是有事實根據的,因為大地不再蒙福就長出荊棘和蒺藜,讓人不易取得資源和物資,相對的,人也不再蒙福,認為應做更多才能彌補不足,因此在貪婪中更苛待土地,對土地造成嚴重的剝削。
眺望歷史長河,人類對土地開發,對物產掏空,對河流山川破壞等都隱藏著懼怕的元素,因人失去神的賜福,的確可能不足。
以華人為例,黃河經常氾濫,旱澇不均,今已是全球性問題。而工業革命是人傷害大自然的不可逆起點,從此興起航海帶出殖民主義、資本主義,科技發達帶出過度的開發,這種發展往往遠超出人類的需要,卻使土地、海洋、大氣都遭受嚴重損傷。
■回到盟約解決困境
解決之道須回到盟約關係中。神的作法是,首先揀選一個小群─以色列人、一小塊土地─迦南地,重新組合,看是否能有好的實驗結果。在這組合中,神讓以色列人重新照其法則管理、恢復土地,也藉此恢復人與神與土地之間的關係。
神的法則最基本的就是安息日,神給以色列人一個律,透過年月日和季節的次序,六日工作,第七日安息,人與土地皆然。然後有安息年,六年耕種,第七年享受安息,之後有禧年,七個安息年之後,第五十年地要休息兩年,並重新分配土地。
華人常說「有土斯有財」,土地就是財富,禧年的觀念是藉著律法讓土地重新分配,奴隸成為自由人,土地被買賣後禧年要回到原主手上,這種觀念與現代的觀點全然背道而馳,今天市場上炒地皮等交易把土地炒出天價等,都不是聖經的觀點。
土地是神賜給子民的資產,以色列每支派都有土地,支派中各宗派有土地,家族也有土地,就算土地賣掉,親屬有義務買贖回來,使每個人都享受神的賜福。這個法則不但規範人與土地的關係,也規範財富分配,現今社會財富卻因人的私慾而出現嚴重分配不均的問題。(未完待續)

最後修改於 2014-11-12, 週三 15:21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