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 07月12日 星期日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人子來,為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。

    —路加福音19章10節

簡體

無信仰比例加增 傳福音此其時也

圖,智庫提供 圖,智庫提供

 【記者尹箴台北報導】社團法人中華廿一世紀智庫協會主辦的「2013基督信仰與台灣社會研討會」11月16日在台大法學院霖澤館舉行(圖,智庫提供)。包括宗派領袖、牧者、兩岸基督徒學者、信徒及民眾等約150人參加。研討會以「台灣宗教調查概述」、「台灣基督徒之宗教經驗」、「第一次調查之社會議題」以及「中國宗教論壇與中國基督教調查」等四主題進行專題座談,共有18位學者專家及牧者與談。
 智庫公共政策及社會研究召集人雷倩指出,台灣首度有關宗教的調查,是在1970年,由天主教顧浩定(Wolfgang L. Grichting)神父,以全台地區為樣本,以宗教為主題完成《台灣社會價值體系調查》(The Value System in Taiwan 1970)。2012年9月智庫籌劃進行「台灣地區基督信仰與台灣社會抽樣調查」。根據這項調查報告顯示,台灣基督徒占人口比例5%以上,其中長老教會占其中的35.4%比例最高。約有54%基督徒參與教會事工。
楊文山:「台灣地區民眾個人與家庭宗教信仰」
 參與調查,以「台灣地區民眾個人與家庭宗教信仰」為題發表演說的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楊文山博士表示,全球約22億基督徒,佔世界人口32%,16億回教徒佔23%,還有11億無宗教信仰者是第3大團體。其中亞洲基督徒約13.2%,台灣只有5.3%。
 當今台灣地區以無宗教信仰的人口比例最高,其次為佛教與民間信仰,相形之下基督徒和天主教徒是少數族群。值得注意的是,相較於20年前,無宗教信仰的人口比例大幅提升。目前,基督徒人數略為上升,天主教徒則微幅下滑。
 2012年有關教育程度的宗教分布顯示,隨教育程度越高,無宗教信仰比例就越高,其中18歲到39歲不相信耶穌的比例最高。而台灣人對教會及其慈善機構信任程度調查結果顯示,男性和女性基督徒相信教會的平均值均大於其他宗教信仰者許多。台灣基督徒,不論性別,均有超過90%相信教會,根據年齡的增長,相信教會的比例有稍微衰退的現象;18到39歲的基督徒,相信教會的比例高達95%。
 此外,統計數據顯示,參與基督徒主日崇拜或小組聚會的頻率,與基督徒的個人生活與家庭生活滿意度、快樂程度以及自評身體健康狀況等,都呈現正向關聯。換言之,基督徒的例行聚會強化彼此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。
蘇國賢:「台灣基督徒的教會經驗:主日參與頻率、信仰生活實踐與教會成長」
 台大社會系蘇國賢教授以「台灣基督徒的教會經驗:主日參與頻率、信仰生活實踐與教會成長」為題分享調查成果。蘇教授指出,不同宗派的信徒在人口組成上有顯著的差異。長老教會會友的同質性高於其他宗派,傳統教會與地方教派的會友教育程度與社經地位較高,大型教會的會友收入與職業地位的平均值都略高於中、小型教會。
 有53%基督徒的信仰是受家人影響,其中37%是源於父母的影響,4.5%受配偶影響,因婚姻而接觸信仰者以長老教會比例最高,占8.2%,歷史越久的宗派如天主教與長老教會,受家庭影響的比例越高。
 而從教會屬性分析顯示,各宗派之中,以靈恩派會友所屬教會的平均規模最大,其中有超過20%的會友在超過千人以上教會聚會。長老教會的數量最多,但平均規模也最小。大部分基督徒都聚集在都會區聚會,平均距離約20分鐘。
 針對參與主日頻率、信徒信仰生活實踐及教會成長的分析結果顯示,女性參與主日的頻率高於男性,資深信徒主日出席率穩定,全家距教會越遠,作禮拜的頻率越低。有六成基督徒經常性參加主日禮拜,近一半基督徒經常參與團契、小組和查經班等活動。1/3基督徒有經常讀經的習慣,近7成基督徒有經常禱告的習慣。約有一半會友經常傳福音,也有超過一半的基督徒參與教會服事。天主教徒在以上這些項目上得分偏低。
 蘇教授指出,教會成長與信徒信仰生活實踐息息相關,二者互為因果,顯示大部分信仰生活的實踐,與教會群體生活的鼓勵或壓力有高度關聯。信仰生活的實踐,是直接造成教會增長的原因。門徒在信仰生活上的群體實踐,會吸引人進入教會,自然會結出人數增長的果子。

最後修改於 2013-11-19, 週二 17:57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