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 11月05日 星期二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從前你雖然以自己為小,(耶和華)豈不是……膏你作以色列的王。

    —撒母耳記上15章17節

簡體

火山口下傳福音的巴紐宣教士 陳維恩&張悅慈夫婦

文◎特約記者蔡蕥鍹專訪   圖◎陳維恩宣教士提供  

 

「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,你們就必得著能力,並要在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,和撒瑪利亞,直到地極,作我的見證。」(徒一8)

 

 「講了這麼多篇關於宣教的講道,帶了這麼多次短宣,我們覺得不能夠再只是用口說,自己生命的決定、規劃要跟自己的講道一致。」清楚明白自已呼召的陳維恩宣教士,侃侃而談自已到巴紐宣教的歷程時,沒有絲毫遲疑、後悔,有的,只是那份與神同行的信心,以及愛靈魂的負擔。

 陳維恩生於1976年,台中沙鹿人。十四歲移民加拿大,高二時委身基督,大學畢業後進入哥登康維(Gordon-Conwell)神學院接受裝備。2001年與妻子張悅慈結婚。畢業後,開始至舊金山灣區三谷華人聖經教會(Tri-Valley Chinese Bible Church)牧會,2005年封牧,2009年7月舉家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宣教。看到這裡,也許讀者不禁要問:「為什麼傳福音一定要到那麼原始的地方?在美國牧會不是很好嗎?」

 顯然留在美國牧會,不是維恩跟悅慈選擇的道路。2002至2007年間,維恩跟悅慈在加州牧會,當時他們心裡知道,儘管受到很多照顧,生活也很安定,但不會一輩子留在美國,在美國華人教會牧會太舒服了,這不是他們的感動。回想過去他帶青年學生四處短宣,到過墨西哥貧民窟、外蒙古時,並沒料到自已未來會走上宣教之路。真正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並調整想法的,是他牧會時講的二個主題:「天堂」與「金錢」。

 在福音書中,耶穌許多次講到錢財、財寶。這個我們看為「世俗」的東西,耶穌卻不斷拿來作為我們對神國、對永恆的指標:「你們的財寶在哪裡,你們的心也在哪裡。」如果我們真的視福音和神的榮耀為至寶,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?耶穌要我們積財寶於天,活出來又是怎樣的價值觀?如果天堂是真的,如果現今的苦楚不過是至暫至輕,將來的榮耀是真實永遠的,我們要怎麼活才能最有永恆的價值?對這些問題的回答,讓陳維恩和妻子決定以投身跨文化宣教回應神。

 

回應神的呼召

 

 2007年初,陳維恩和妻子到巴布亞紐幾內亞了解當地福音的需要。當他抵達巴紐第一個想法是:「自已沒辦法將孩子帶到這麼原始的地方生活!」然而,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,前線的宣教事工讓他印象深刻。他有機會到了一個海邊的的部落,宣教士在十幾年前到了部落裡,學習他們的語言,開始翻譯聖經,建立教會,這個部落有三個家庭現在已經信主了。雖然受到很多迫害,但他們的信心卻越來越堅定。有一位短宣隊員問當地部落第一位信主的基督徒:「在美國有很多基督徒都說,宣教士去巴紐那種國家幹什麼?有這個必要嗎?那麼偏僻的地方,幾千人的部落,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」那位已信主的基督徒說:「外邦人為了錢,都願意搬到我們國家來,為什麼基督徒不願意為了福音搬過來呢?」巴紐是個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,外邦人到那裡無非為了採礦、挖石油、開工廠,卻鮮少有人為了傳福音付上代價。

 透過這次訪查,神讓他們看見,要往跨文化及未得之民(所屬的種族或語言中,尚未有福音傳入)的工場去。他與妻子也回應神要「萬族、萬邦、萬民」一同敬拜祂的命令,開始積極與「新部落使命團」(New Tribes Mission)聯繫(強調未得之民及部落事工的差會)。2007年8月接受一連串跨文化宣教訓練(語言學、聖經翻譯、醫療、跨文化福音事工…等)。2009年7月22日,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,在Sepik區總部先適應環境。2010年1月底進入距Wewak150公里的Biem島,開始學習Biem族的文化、語言,建立關係。Biem島和鄰近的三個小島共3,000多人,是說同樣的語言。但在直徑僅三公里的Biem島上就約有1,500人口,雖然有完整的語言,卻沒有文字,所以維恩、悅慈和同工們要做的,便是(1)創造Biem文字(類似台語羅馬拼音),(2)教導Biem族人讀、寫自己的語言,(3)教導聖經,從創世記開始,清楚說明神救恩的故事和意義,(4)翻譯聖經,讓Biem族人能自己閱讀領受神的話。Biem島福音事工最終要成就的,便是要在Biem族人中建立一間成熟的教會。

 維恩受訪時表示,自已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,能參與跨文化宣教是神的恩典,要繼續下去也是得靠對神的信任和倚賴,以及神對萬國萬民的愛。他舉啟示錄第四章10節:「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,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。」為例,那二十四位長老頭上都有冠冕,但他們卻摘下冠冕放在寶座前榮耀神。 他表示,在巴紐醒來的每個早晨,如果沒有神的幫助,他也無法做下去,這跟他個人一點關係也沒有,他所做的一切宣教事工,都是從神來的。他告訴自已「如果天堂及永恆是真的,那麼所遇到的挫折又算什麼?」

 

火山口下傳福音!

 

 維恩在Biem的住家附近,與美國、德國二個宣教士家庭毗鄰而居,三個家庭無形中緊密相連,每週二、四會固定一起聚集禱告。他的住家前面是一望去是寬廣無垠的大海,後方是一座活的火山口,隨時有爆發的可能。剛開始住在這樣的環境,他坦言有些不適應。一來被巨大的海浪聲吵到無法入眠,再來是擔心火山突然爆發,精神隨時都很緊繃。但時日一久也習以為常,他描述「火山好像已經不再具有危險性」。他反倒心繫萬一火山爆發,這些未得之民一生沒有聽聞福音,那「他們的存活率等於零」我們是擁有永生活水福音的人,除非搬去當地,學他們的文化和語言,否則他們永遠都沒有永生的盼望。

 維恩的差會New Tribes Mission所有同工皆不支薪,他在最前線宣教,在城市有其他同工負責每兩個月補給食物。儘管喝的是過濾的雨水,電力來源使用太陽能發電,每天吃一樣的食物,但「基本生活還過得去」,要適應在當地生活不是最辛苦的事。他認為在巴紐宣教,最具挑戰的地方在於,他沒有辦法保證家人的安全,這對一個父親及男人的角色來說,是很困難的!在海上發生暴風雨時,看著孩子綣縮發抖,心裡當然不忍。女兒Kala罹患蜂窩性組織炎時,焦急的他們只能不斷透過無線電與總部的醫生聯絡,感謝神,祂也預備飛機和合宜的天候接送女兒就醫。陳維恩自己也深受腎結石之苦,靠大量飲水排出。雖然有物資醫療缺乏的時候,神的信實和恩典卻從不短少、從不誤事。常常有人會問他們有關安全上的問題,但是基督徒最『安全』的地方是哪裡呢? 維恩、悅慈總是認為,走在上帝的旨意中,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

 當全家決定去巴紐宣教時,親友認為他們沒有權力替孩子的未來作決定,但是他們認為,我們基督徒的信仰中心,不就是一個爸爸把自己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嗎?在Biem島上,妻子每天採用美國在家教育的教材,孩子過得很快樂,也學習很多,並不會跟文明社會脫節。他們也知道,到Biem做宣教士、傳福音的不只是爸爸媽媽,他們也是小宣教士,要讓Biem的小朋友也認識耶穌!這是他們最大的安慰!維恩和妻子在巴紐部落,一切從零開始。為了學語言,每天隨身帶著錄音機。有時他跟Biem族人一起去釣魚,發現他們釣魚時會說法術,才明白當地人信仰巫術,是泛神論者。維恩說「這些事如果沒有跟他們一起生活,是不會知道的。」為了融入當地,了解他們的生活觀,他不只學語言,還學文化。期盼透過學習當地語言文化、翻譯聖經、教導當地人識字,以及從舊約到新約的聖經教導(chronological teaching),在部落中建立教會,培養部落領袖持續福音事工。一般來說,一個部落的福音事工要落實,約需10-20年時間。若神願意,他們希望能在巴紐的原住民部落,完成這個艱鉅的工作。

 

妻子罹癌 生命最大目標是榮耀神

 

 然而就在一切步上軌道之際,他的妻子悅慈今年4月發現乳房有硬塊,6月回台灣檢查,罹患乳癌第三期。手術至今已做過八次化療,接下來是放射線治療。在去巴紐之前,他們已經「把生死的問題都想過了」,雖然對於妻子罹癌的時間點難免困惑,但知道神絕不失錯。治療期間的禱告也覺得神沒有因為妻子生病而把在Biem宣教的路關起來。悅慈生病,教會弟兄姊妹關心的是癌症能趕快好起來,這也是他的期望,但他認為,基督徒不應該這樣過,只是把目標著眼在疾病上,「 生命最大的目標是榮耀神。生病之前是如此,生病之後也是一樣!」維恩說,回到台灣,文明社會使人產生錯覺,認為自已可以掌控所有事,實則不然,因為所有事都在上帝的手裡。

 經歷妻子生病這件事,更提醒他神對於永生的應許。他將在今年年底自已回去巴紐一個月,妻子和孩子留在台灣繼續治療和上課。希望明年暑假全家能再次回到巴紐持續宣教事工。他清楚知道自已的呼召是「使萬民作基督的門徒」,能夠與神同工是福氣!宣教是教會裡需要的事工,藉由他的事工,他更希望挑戰華人教會做跨文化宣教。他計畫未來一直留在部落持續宣教事工,訓練當地教會,期盼有一天在Biem島上,也能建立自已的教會,和我們一樣敬拜讚美神!

最後修改於 2012-11-06, 週二 09:56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