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 04月17日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。 —詩篇90篇12節

簡體

以基督的眼光看世界

◎莫非
每位拿起筆來寫的基督徒,可能會有不同的負擔和文體。有的專寫講道或護教文字,有的投入純文學創作,也有的翻譯或編輯,還有的只寫自己的見證故事,或是博客、微博或簡訊。無論寫什麼或在哪發表,都有些共同點是不能忽視,也不能跳躍,且需要我們用生命來回應的。
首先, 就是基督徒作者都會以基督的眼光看世界。因為作品反映作者的觀察和詮釋,信仰又影響作者看世界的方式。一篇文章,一部作品,表現出來的是作者的精神、見識、感受和審美觀,還有他的想像力、神學觀與對世界的看法。因此,要想藉文學或文字來呈現基督教信仰,不是光靠所寫的主題是否屬於宗教性,內容是否有耶穌、十字架或教會。而是看作者的信仰生命光景, 以及他如何反映對神聖、人性和現實的觀察和了解。這是為何我們一再強調「作者重於作品」。一個有生命的基督徒,信仰就會影響他看世界的方式。
信仰影響作者看世界的方式
反過來說,作家在本質上就是一名觀察者,寫作的目的,便在呈現所看到的世界。我們的信仰會讓所看出去的世界,有次序、有原因、也有結果。
這也是為何,一個相信上帝掌管世界的基督徒,和一個認為世界中一切都出於偶然的非信徒,對文字絕對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。一個相信人是按照神形象造的,與一個相信神是人所創造的偶像,文字中也會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觀。一個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作者,和一個認為人必須宿命的,故事發展更會走出不同的結局。
也因此,會有杜斯妥也夫斯基的《罪與罰》,談到罪惡感與懺悔。有美國安尼.迪勒的《溪畔天問》,對大自然有種敬畏尊重的態度來書寫。或者美國厄普代克著名的《兔子四部曲》,描寫一個人在生活中出走又回歸,等等內含信仰價值觀的作品。
另一方面來說,也會有米蘭.昆德拉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,寫後現代英雄過的是完全沒有責任感,虛空輕盈到讓人不可承受的地步。或像張愛玲寫出世紀末華麗或傾城傾國的愛。還有大陸作家余華的《活著》,呈現大時代處於浩劫時,只要活著本身就是一切的答案。
也可說信仰對作者的最大影響,一切都回到觀看世界的方式。正如《奇異恩典》這首詩歌:「前我失喪今被尋回,瞎眼今得看見」。過去面對世界,似乎是「瞎」的,是被這世界的謊言矇瞎了眼。自有耶穌進入我們的生命後,如保羅所說,屬靈人能識透萬事(林前二15-16) ,便有了屬靈的眼光,有了基督的心。
信仰增加屬靈的書寫面向
基督徒和屬世作家不同的,就在看什麼都多了一層屬靈的面向。不只對生死大事,即使面對日常生活,金錢、教育、物質、婚姻、親子、動物、社會公義等等,都會多一個屬靈的向度思考。
而且對一些望似矛盾的屬靈邏輯,如「在前的在後,在後的在前」,「在軟弱上顯得剛強」、「得著生命的就是失喪生命,喪失生命的就是得著生命」等,也會隨著屬靈生命的成長,愈來愈有不同的領悟和了解。這些都會影響我們處事和作決定,自然也會影響我們對一些人生困境的詮釋。
賦予我們屬靈眼光的,有些是來自聖經的啟示,讓我們學習到人文學和科學裡所學不到的真理。也有聖靈的影響和教會團契生活的牧養建造,讓我們對神、自我和他人,有不同的認識和體會。使我們面對人生會有永恆的盼望,對傷害我們的人有饒恕的操練學習,對真理和善惡有不同的定義,對人更視為寶貴,具有神的形象。雖然信主,不代表所有事真都能識透。但可以確定的,看世間,我們會有一種不同的屬靈眼光。
調整生命狀態,端正眼光
因此對一個基督徒作家來說,寫作不只是力求文字精準或寫作技巧的掌握,更需要先調整屬靈生命的狀態,端正自己的眼光。
這又牽涉到我們反覆強調的「工人先於工作」,在我們急於用文字作見證,傳福音,或者護教,或對文化現象批判前,基督徒的靈魂需要先被神完全地得著,也要好好建立文字人的內在生活,對愛和真裡有不斷追求的心。
然後,我們要擁抱生命,好好地生活,而非過於屬靈,以致於生活百分百地完全投入服事,而不食人間煙火,不過問世事。或者過於屬世,以致於所信的活不出來,造成生活裡或工作上,寫一套又活一套。
面對生活裡的骯髒污穢,更要學習面對。若一昧逃避靈魂裡的黑暗,會無法使我們成為世人的光。基督徒有時在道德上有種潔癖,很多議題只會討伐,卻不願花時間來了解,比如說同性戀或婚外情,我們定罪的文字,永遠比探索掙扎的文字多。
若對生命的黑暗愈了解,就愈可幫助我們對神的救贖憐憫有深刻的感受。在神裡整合生命,可以幫助我們在這看來絕望的世界裡,總可以找到生命中的盼望。不論我們文字的分享有多渺小,有多不完美,在救贖裡,只要神的話語先道成肉身在我們的生命裡面活出來,我們個人就可先得著生命,且得的更豐富。
然後,只要生命狀態和生命態度先端正,自然,就會有基督的眼光流露在我們的文字中了。
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