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 01月17日 星期日 天氣 : 台北▼

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

  •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,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。

    —以賽亞書50章4節

     
簡體

從以色列人曠野漂流歷程省思信仰

◎褚秀玲/文字工作者
在教會服事時,經常聽見弟兄姊妹問牧者:「我要如何知道神對我這一生的安排?」這也如同我在初信之時,急切地想將此生一眼望盡的心情相似。對於此類問題,牧者總是會耐心的解釋:「要勤讀聖經、多禱告,自然就能明白神的心意。」如此語重心長的回答,當事人可能一時無法領會,但若換個角度思想:「如果神預先就告訴我們此生的藍圖,靠我們自己的意志,能走得到嗎?」亦即如果我們對神的看顧缺乏信心,即使那上好的福分已經預備在我們眼前,不也一樣得不著嗎?神透過聖經向不同世代的人說話,要我們在研讀時省思每段故事背後所要傳達的信息,其中在舊約時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漂流的記載便有許多的教導。
早在以色列的族長時期,神即已為祂的子民預備了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,之後又呼召摩西引領他們能得地為業;「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,就敬畏耶和華,又信服祂和祂的僕人摩西。」(出十四31)但這羣百姓卻在出埃及不久後,即面臨信心的考驗,開始為水和食物埋怨  神,甚至犯下拜金牛犢的重罪,之後因著摩西為百姓祈求與神的憐憫,才得以存活。這段過程一方面可以看出上帝的選民是何等的軟弱與悖逆,另一方面更深刻的彰顯神的慈愛,以及摩西身為屬靈領袖所樹立的榜樣。
若是將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歷程和現今我們的基督信仰旅程相較,兩者有幾許相似之處:
一、因領受恩典,與神同行而歡呼
回想在信仰之初,我們不也如同那些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那日一樣,因領受神所賜的新生命而雀悅歡呼?我們更是何等的蒙福,有聖靈的內住,與那曠野的百姓一般,「日間,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;夜間,在火柱中光照他們,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。日間雲柱,夜間火柱,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。」(出十三21-22)坐享與神同行的恩典。
二、遇困難而膽怯、埋怨神
然而,基督信仰並不是因為看見神蹟奇事才短暫的信靠,而是一個與永恆生命相依共存的歷程;擁有基督信仰也並不代表能挪開我們生命的難處,而是要藉由信仰成為陪伴我們度過困境的幫助。聖經上說:「…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,就能吃那美物,得享肥甘,心中喜樂。」(賽五十五2)但以色列百姓一離開被奴役之地,即因日常飲食而信心動搖;這與我們常為食衣住行勞苦愁煩,而未先求「神的國,神的義」的情形相似。
三、對神的看顧信心軟弱
若我們僅是外表披著基督徒的外衣,行事為人仍是倚賴自己的聰明,生活與處境必然是盤旋在舊的景況,就如同以色列百姓,人在曠野,心卻留在埃及,對神的信心軟弱,依然過著被舊生命奴役的生活,以致行了敬拜假神之事;因此,即使應許之地已近在咫尺,卻遲遲無法得地為業。縱然人的信心是肉眼所不能見,但一個人若真的有單單信靠神的心,就必會克服己心,謙卑的遵守神的律法,並耐心等候神的賞賜。
四、惟有敬虔與聖潔才能走出曠野
耶穌說:「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,這人就是愛我的,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,我也要愛他,並且要向他顯現。」(約十四21)神在曠野中教導以色列百姓要遵守誡命,過聖潔的生活;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也再次強調律法和先知的道理,因為這是惟一的救恩之路。基督徒在世上可說是一個特別的群體,是客旅,是寄居的,既要融入文化,卻又不能被世俗所牽引,因我們所效法追隨的不是名利,而是耶穌基督,惟有敬虔生活與持守聖潔的人,才得見耶穌的蹤影,並跟隨祂帶領我們走出生命的曠野。
在每個世代,神對各種文化處境的人引導方式或許不同,但對人救贖的心意卻是始終如一的,即使道成肉身,受盡屈辱,也要使我們得著。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時所領受最大的恩典,不是那每日從天而降的食物,而是能經歷神的同在;同樣的,現今基督徒每日所倚靠的也不是自己的聰明智慧,而是仰賴神的供應,順服神的帶領。即使有時我們看似處在人生的曠野無路之處,但只要有神與我們同在,就必享永久的福樂,因為我們的天父說:「大山可以挪開,小山可以遷移,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;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。」(賽五十五10)聖經中的教導不僅是神的誡命,其背後更是基於神的愛與憐憫,要我們憑著信心,白白領受祂的恩典。求神保守我們每位信徒都能坦然無懼的來到祂的施恩寶座前,即使在受苦與試煉中仍有倚靠,並願意遵循聖經的教導,扎根信仰,讓生命因有那美好的應許而充滿盼望。

最後修改於 2013-10-29, 週二 14:07
Loading

財團法人國度復興傳播基金會
社址: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F
電話:02-2367-3003  傳真:02-2367-5443 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